你知道嗎?聯合國統計指出,台灣為全球排名第18的有缺⽔危機的國家。

你記得嗎?2021年,台灣「百年⼤旱」,導致家家⼾⼾停⽔、限⽔,⼤片農⽥停灌、休耕。

2023年的台灣,南部⼈⺠⼜⾯臨比「百年⼤旱」更嚴峻的乾旱。

⽽農作物缺⽔後,伴隨病蟲害,導致糧食產量降低,

已經說明:台灣現有的農作物種類,在氣候變遷造成短期暴雨或長期乾旱的災害中,缺乏抗旱的韌性。

因此,農委會要降低極端氣候對⽔資源與糧食安全的衝擊。政府⼀⽅⾯⿎勵農⺠,改種低耗⽔的雜糧作物,如此可以降低病蟲害、活化農地及回復地⼒。

另⼀⽅⾯,農糧署從2016年開始推廣雜糧教育,⿎勵消費者多吃國產雜糧。

只要我們願意改變飲食習慣,不但能節省得來不易的⽔資源,更能吃到新鮮、安全的本地食材。

在節省農業灌溉⽤⽔時,⺠⽣、醫療、消防、⼯業、⾼科技等⽤⽔需求,也就能兼顧。

多吃雜糧 ⿎勵多種雜糧 提⾼⾃給率,確保台灣糧食安全

 

2023年,台灣通過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明定要在2050年,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⽬標。

農委會也指出,戰爭提⾼國際糧價、運輸成本、供應數量的不確定性,加上極端氣候,對長期依賴進⼝雜糧的台灣產⽣負⾯影響。

⽔資源及糧食安全是國安問題,台灣耕地有限,吃國產雜糧,有助於建立長久與穩定的本地抗旱雜糧⽣產供應鏈,加強農業韌性。

當農⺠與消費者因多種雜糧、多吃雜糧,獲得經濟上和健康上的益處,就會逐漸提⾼糧食⾃給率,更有助於台灣避免未來發⽣糧食危機。

 

多吃雜糧 選擇減碳飲食 緩解氣候變遷 避免下⼀代更缺⽔

 

多吃國產雜糧,就能降低進⼝雜糧過程的碳⾜跡。

由於跨國運輸過程產⽣的溫室氣體,加速地球暖化,我們選擇節⽔、抗旱、減碳的雜糧為主食,

也有助於減少⾁食攝取,同時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。

不但符合淨零碳排的國家發展⽬標,更有助於友善⼟地的農業永續經營。

你能想像未來的台灣,長期缺⽔,還有整個地球越來越熱的模樣嗎?

氣候變遷導致的旱災、⽔災,不但影響你我的⽇常⽣活,乾旱與⾼溫也會影響我們的呼吸道、⼼⾎管、消化道、情緒變化等,造成健康問題。

⾄於野外⽣態環境受衝擊,昆蟲與動物棲息地消失,甚⾄動植物滅絕,破壞⽣物多樣性等,都是妨礙⼈類永續發展的危機。

我們從今天開始多吃雜糧,就是為我們的下⼀代吃出更好的未來。

 

晰穀的多穀米,大量採用成本是進口雜糧四倍的國產雜糧。煮的時候除了在香氣上自然有撲鼻香,也減少碳足跡,支持國產雜糧產業!

來看看晰穀使用的國產雜糧產自哪裡吧!